在我校领导以及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受到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委派于2017年11月3日至11月12日,带领由39名成员组成的访学团,到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进行为期10天的访学交流。
这次的访学团有39名成员,分别是来自一师一附小的朱胜伟老师,一师二附小的刘娴老师,一师国交处的王心悦老师,一师数计院的郭佳老师,以及来自数计院、中文、教科院、外院、信工院、马院、音舞院、体院及美院等不同院部的35名优秀学生。
访学期间,无论是在专业学习上、基础教育研究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我都有很大收获,圆满地完成了访学的预期目标和任务。现对我在香港浸会大学访学交流期间在专业学习上的收获、本团学生的表现、课外生活情况、对香港浸会大学的各位老师们的感受以及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感受这5各方面做出以下的汇报总结。
一、专业学习方面
11月6日至10日这5天,香港浸会大学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丰富的课程、研讨会以及参观活动。我们聆听了主题为《香港基础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素质保证的相关政策》、《香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国际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趋势》、《基础教育学习效能的提升》的研讨会,并有幸聆听了曹希铨博士、王云珠女士、王国江先生、袁维东先生等5名专业人士经验的分享,参观了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小学及课堂观摩,参观了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Christian School—Elementary School)、浸会大学石门校园图书馆、合一堂学校,以及浸会大学区树洪纪念图书馆、附属幼稚园,并与幼儿教育学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学生一起上课,参与了《生态环境与保育》、《幼儿文学与读写发展》、《幼儿参观与平量》等课堂。
通过这些研讨会、参观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香港的高等教育教学,以及香港的基础教育理念和现状,还学习了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等。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长了见识、创新了教育教学理念等。我想,通过这次的访学活动,能够提升我校公费定向师范生的教育国际化意识,在今后的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能更新理念,给农村的小学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本团学生的表现
35名学生认真的服从各位带队老师以及整个访学团的安排,每次上次以及讨论都是准时集合。在整个放学过程中都非常注意礼节礼仪,谦逊有礼,无愧于我们一师人的礼仪,也无愧于我们内地人的身份。学生每晚都分组对当天所学进行总结讨论,每位带队老师也会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交流与分享,有时甚至讨论到夜里11点都还是意犹未尽。学生们在课堂上、参观活动中也是积极地与授课老师以及参观学校的老师进行中文、英文的交流、探讨、提问,甚至下课后还要延长时间与老师交流探讨,更甚至与在课程结束后还会追出教室与授课老师继续请教。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的李南玉总监谈到,所有的授课老师课后都对我们的学生赞不绝口,称赞她们认真好学。我们的35名学生真的很棒!
三、课余生活
两个周末,共计4天的时间,我们集体参观了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体会到了香港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氛围。大家依靠自己的毅力爬上了太平山山顶,看到了香港的全貌。坐船横渡维多利亚海港,观看了香港的夜景以及灯光表演。参观了香港科学馆,体验到了很多物理原理的实验以及数学方面的趣味问题。参观了太空馆,观看了极光。参观了石澳岛、浅水湾,看到了广阔的大海。课余时间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四、对香港浸会大学的各位老师的感受
为我们上课的各位专家、老师的专业知识非常渊博,对我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细致的给与解答,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为我们做后勤服务的各位老师都很细致、温和,为我们开门,点餐,准备茶点等等这些一点点细小的动作,都让我们体会到了真诚与热情。
五、对香港的感受
香港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如何学习,而不是被灌输知识,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文化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所以在教育方面,学校的理念和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也可自主选择,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别具一格,所以其教学质量很大一部分或者甚至可以说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香港的教育和文化也就随之百花齐放了,如宗教、语言、教学方式,没有边界,只有自由。
走在香港的每一条街道或止步于某一个角落,不难发现许多暖心的公共设施,如过马路时为盲人设置的声音和振动提示,又如图书馆中为视听障碍学生专门的提供特殊功能室、盲文地图等,都饱含着这个城市对特殊群体的特别关照。香港,犹如一株蒲公英,种子不尽相同却又紧紧相连。
在香港,犯法的罪行很重,如盗窃可监禁十年。但相比于此,公共约束的力量更为强大。港铁是香港快节奏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每天的人头攒动使得电梯也几乎时刻爆满。在没有人管理的这个部分,大家是怎么做的呢?乘客自觉地在右边排好队列,左边为赶时间的乘客留出行走通道,一个词语在脑海中浮现:井然有序。快、多,而不乱。不知不觉中,我们即便离开了香港,也养成了这种习惯,这应该就是一种文化熏陶吧。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就悄悄隐藏在全体公民的这些细微言行之中,透出着那一整个区域公民整体素质的高低。
这只是很小的一个点,要一个人做到很简单,那么十个人、一百个人、成千上万人呢?可能会有点儿不简单。但,我想,这正是我们访学的原因和目标。教育奠基文化,文化彰显教育。内地和香港在文化和教育的确存在差异,但各有千秋,我们不能只是无思考的模仿,而是要取其内核,去其外壳,将它的多元文化吸收、处理、再升华、运用,落到实处,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那我们就是未来世界的幕后创造使者。很幸运的,在坐的每一位都是引领教育的一份子,如果我们暂时影响不了那么多人,那就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去影响一个人、一个班、一所学校……它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经过程。教育是一条需要无止境探索的康庄大道,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10天的香港访学结束了,衷心的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一次可以近距离接触国际化教育的机会,感谢浸会大学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给我们的这些丰富的安排以及全面的帮助,这些都让我们受益匪浅,祝贺我们这次访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希望我们两校今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和交流!